除权贴权抢权填权是股市中常见的术语,用来描述投资者在股权登记日前后的行为和股票价格的变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术语的含义和特点。
1. 抢权
抢权是指在股权登记日前,投资者为了获得股票的分红权而大量购买该股票。通常是在股票推出送股方案后出现,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来获得送股权。抢权行为导致股票价格大幅上涨。
2. 填权
填权是指在股权登记日后,投资者看好该股票而购买股票,导致股票市价高于除权基准价的现象。填权与抢权的区别在于时间点,填权发生在股权登记日后,而抢权发生在股权登记日之前。
3. 贴权
贴权是指在除权除息后,如果多数人对该股票不看好,导致股票市价低于除权基准价的现象。贴权表示股票价格比除权除息前下跌,投资者在这段时间内预测该股票表现疲软。
4. 除权
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变动引起的股票价格调整,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发生变化。除权后股票的价格和市值会相应调整,通常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
5. 逃权
逃权是指在股权登记日前出售持有的股票,放弃获得股票分红权的行为。相比于抢权和填权,逃权意味着投资者对该股票的未来表现持悲观态度。
6. 成交量与抢权填权贴权的关系
成交量是判断股票是否出现抢权或填权的重要指标。抢权和填权通常伴随着成交量的增加,成交量大涨并出现阳线时,意味着有可能发生填权行情;而成交量缩量或无量,往往出现贴权行情。
7. 市场形势对填权和贴权的影响
市场形势对填权和贴权也有重要影响。当股市上涨时,市民情绪高涨,愿意购买即将配股分红或刚进行配股的股票,填权的机会较多;而当股市下跌时,投资者普遍保持观望,更容易出现贴权的情况。
抢权是指在股权登记日前购买股票以获取送股权,填权是指在股权登记日后看好该股票而购买股票,贴权则是在除权后股票价格下跌时出现的现象。逃权是指在股权登记日前出售股票放弃获得分红权。填权和贴权与市场形势和成交量密切相关。投资者在操作时应结合市场状况和个股特点来判断股票的抢权、填权、贴权行情,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