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证所公开谴责南纺股份,指认公司前董事长单晓钟、前财务总监丁杰、前副总经理刘胜宁三人恶意串通、联手造假,对公司违规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 关联交易虚增业绩
关联交易虚增业绩是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的常用手段之一。南纺股份的案例中,管理层与治理层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来虚增公司的业绩,让公司的财务数据看起来更加良好。
2. 集中作假和分散作假
上市公司造假有两种常见作法,一种是集中在某个子公司作假,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也有作假,但所占比重较小;另一种是造假分散,几乎所有子公司及母公司都在造假。这些作假手段可以迷惑外界对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的判断。
3. 骗税行为
南纺股份曾因在出口货物单证中作假而被追缴出口退税金额1033.74万元,导致公司净利减少。骗税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公司通过虚增出口金额等手段来减少纳税额。
4. 财务指标的隐藏隐忧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南纺股份的行业竞争力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存在财务指标的隐藏隐忧,需要重点关注。
5. 重大资产出售方案
南纺股份披露重大资产出售方案,拟向大股东商旅集团转让南泰国展51%的股权。此次出售完成后,公司控股权将发生变化,可能引发市场质疑。
6. 控股权转让失败
南纺股份曾试图转让控股权,但历时7个月之久,最终未能成功。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和管理层的质疑。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我们可以了解到南纺股份在造假案中采取了关联交易虚增业绩、集中作假和分散作假等手段,同时也暴露了骗税行为和财务指标的隐忧。此外,公司还尝试过重大资产出售和控股权转让,但最终未能成功。这些都对公司的治理和经营产生了不良影响,也从侧面反映了上市公司造假行为的普遍存在和市场对公司诚信问题的关注。有关部门和投资者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确保市场的公平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