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收入是指什么 可支配收入包括哪几项

2024-03-24 17:53:13 59 0

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在扣除税费、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债务还款、赡养老人等一系列必要支出后,剩余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

一、可支配收入的含义

1. 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才算收入,不包括婚丧嫁娶收到的礼金、出售资产所得、彩票中奖、得到的一次性赔偿。

2.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乡居民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包含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利息股息炒股收入、离退休金等。

二、可支配收入包括的项目

1. 工资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是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所组成的收入项目,是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经营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个体经营者和企业家的经济来源之一,在可支配收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炒股收入、房租等财产性收入,是通过投资财产获得的收入,也是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

4. 转移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不包括住户之间的实物馈赠,而是指***、单位、个人间的转移支付,包括税款、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等,也是可支配收入的组成部分。

三、

可支配收入是个体或家庭在扣除各项支出后,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构成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个体或家庭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水平。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