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2024-03-18 10:57:29 59 0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1. 常规工具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常规工具、选择工具、补充工具和新工具。 常规工具是指中央银行对整个货币市场进行的调控措施,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是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准备金比例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央行买卖***债券等金融工具来控制市场上的流动性。

2. 选择工具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的工具。我国的选择工具是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再贷款、资金激励等方式,通过提供这些工具,中央银行可以实现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重点支持。

3. 补充工具

根据央行介绍,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共有10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补充工具是中央银行在特定时间段内采用的辅助性工具,包括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这些工具可以在短期内对市场做出针对性的干预,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4. 新工具

整体来看,截至2022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共有15项。新工具是针对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形势变化而新增的调控工具。例如,央行支持政策性银行设立基建投资基金和“保交楼”等新工具,以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需求的变化需求。

5. 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

其中存续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划分。一是包括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长期性工具是用于长期调控和支持特定领域的工具,而阶段性工具是在特定时间段内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的工具。

6. 数量型工具

数量型工具又包含总量工具、结构性工具。总量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OMO)和存款准备金政策,用于对整体货币市场进行调控。结构性工具则是针对特定领域和行业进行精细调控的工具。

7. 总行管理工具和分支行管理工具

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划分:根据主管单位的不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分为总行管理工具和分支行管理工具,分别用于中央银行和各分支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的调控工具。

8. 结构性工具的使用与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业界关于货币政策争议较多,结构性工具过多使用会否弱化总量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能够实现对经济的精准调控。但过度使用可能会降低总量工具的作用,需要平衡使用结构性工具。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