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流通股是什么意思

2024-02-29 12:57:51 59 0

1. 限售股的定义

限售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原来没有流通权的非流通股转变为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在市场中,限售流通股常被称为“大小非”,其中“大非”指占总股本5%以上的大规模限售流通股,“小非”指占比较小的限售流通股份。

2. 狭义限售股和广义限售股

从税收管理的角度来看,限售股可以分为狭义限售股和广义限售股。

狭义限售股是指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和证监会关于限售股的相关规定下,限制股东在一定期间内不得出售的股份。这种限制主要是为了防止短期大量减持导致股价大幅波动,对市场稳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 限售流通股的概念

限售流通股是指在上市公司股份发行期间,发行人根据协议限制特定对象在一定期间内不得出售的股份。一旦限售期满,这些股份就可以流通于二级市场。

4. 股票交易禁止期

股票交易禁止期是指在股票上市之初,原始股东或员工持有的股份需要经历一定的禁止期才能进行交易。禁止期结束后,这些股份就可以重新上市流通了。

5. 解禁股的定义

解禁股是指限售股在限售承诺期结束后,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的股票。解禁股可以分为大非解禁股和小非解禁股。

6. 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股

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为了激励员工,在一定条件下,拿出一部分法人股或大股东股份,对一些优秀的员工进行送股操作。但是这部分股票不能立即上市交易,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7. 限售流通股的含义

限售流通股指的是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没有流通权的股份。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部分原本没有流通权的股份可以自由买卖。

8. 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

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是指限售股持有者可以卖出自己手中股票,包括大非和小非解禁上市。大非是指在股改之后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而小非则相对占比较小。

限售流通股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改革之前没有流通权的股份,在改革之后可以自由买卖。不同类型的限售股包括狭义限售股、广义限售股、股票交易禁止期、解禁股和股权激励限售流通股。了解这些概念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股市运作和股票流通的规则。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