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协会和商品交易单位的构成
行业协会和为商品交易提供服务的单位,是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主体。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规定,对于有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行业协会或单位,应当进行相应的处罚。
2. 经营者不执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14条第3项规定,经营者应当执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对价格进行控制或调整。对于不执行该措施的经营者,依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罚。
3. 哄抬物价与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手段
根据《价格法》第14条第3项的规定,哄抬物价行为是违法行为。除了“哄抬价格”之外,还明确规定要使用“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手段。这些行为都属于哄抬物价的一种手段。
4. 《价格法》对哄抬物价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哄抬物价行为属于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应当予以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
5. 特定时期下对经销人民必需品的销售规定
在应对突发事件特定时期,经营者销售人民必需品,根据法律规定有相关规定。在此期间,对于违反规定的经营者,相关主管部门将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
6. 价格违法行为的法律规定
哄抬物价违反了多项法律规定,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价格主管部门将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7. 哄抬物价的刑事定罪认定
对于在疫情期间故意囤积物资、哄抬物价并造成物资价格不正常上涨的行为,将按照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进行定罪认定。这是对哄抬物价行为的刑事处罚。
8. 基于征求意见稿的规定
据征求意见稿,对于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监管部门将制定相关规定,以落实这一意见。
9. 哄抬物价的法律依据和违法行为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价格法》的第十四条,属于哄抬物价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疫情期间,有意囤积物资、哄抬物价导致物资价格不正常上涨的将会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
10. 经营者行为的处罚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条规定,对于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主管部门可以采取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等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