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是于1985年10月创办的,创办了《外交》季刊,是一本中英文双语刊物,通过特约撰稿等方式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国际事务。
1. China People's Institute of Foreign Affairs
《外交》季刊是中国人民外交学会(China People's Institute of Foreign Affairs)于1985年10月创办的英文刊物,现在以中英文双语发行。通过向外交部有关司局、知名专家学者和资深外交官特约撰稿等方式,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在重大国际、地区和热点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学会还积极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国际合作项目,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英文翻译也可以是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该协会成立于1954年,是中央委员会直属的群众性团体,致力于促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加强与外国人民的交流与合作。协会与外国友协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协会还承担着外交礼宾工作,接待外国重要访问团体和外国使节,为外国友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平台。
3.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根据中国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的规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英语翻译也可以是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职位,担任该职位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和面试。这个职位要求候选人具备扎实的英语听力和翻译能力,能够胜任外事交流工作。担任该职位的人将负责协助外交部的工作,执行国家的外交政策,处理国际事务和国内外交往。
4. Chinese Women's Translated Literature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还是一个翻译机构,任职人员有扎实的英语翻译能力,其中中国女性翻译文学是该机构的一个。20世纪初,中国文学经历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这一变革浪潮也影响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许多女性小说家和诗人涌现出来,她们通过翻译文学作品,向外界展示了中国女性的现实与追求,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 President of the China People's Institute of Foreign Affairs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会长是中国外交事务的重要职位。会长梅兆荣在半个多世纪的外交生涯中,担任过中国领导人的首席德语翻译,曾任外交部西欧司司长,也担任过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这些照片记录了他外交生涯中最为珍贵的时刻,展示了他在中国外交事务中的丰硕成果。
6. China People's Institute of Foreign Affairs Recruitment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也会进行招聘工作人员的专业考试和面试。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中,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英语翻译职位的入围分数线公共科目笔试总分不低于113.8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5分。招录过程中,会公布参加面试和专业考试的人员名单,同时也设定了合格的分数线。这一过程保证了招录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作为一个专注于外交交流的机构,通过创办《外交》季刊、开展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促进国际合作等方式,不仅向外界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同时也参与人文交流和文化交流活动。学会的翻译工作团队承担重要外事交流工作,具有扎实的外语翻译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中国的外交事务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