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贬值现象,从385降至7.1107,创下自2006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此期间,美股持续上涨,市场出现恐慌情绪,A股大幅跳水。
1.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
自2008年9月15日起,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突破7这个心理关口,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又突破了7.2大关。随后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2.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20关口
到了2008年9月28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均跌破了7.20,这是自2008年2月以来的首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使市场恐慌情绪加重,导致A股大幅下跌。
3. 人民币对欧元汇率首次破"10"
2008年9月2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了10,显示出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的贬值压力。此后,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持续下跌。
4.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下跌
2008年1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下跌156个基点,报收6.8505元,创下汇改以来的最大跌幅。此后,现汇交易价连续四个交易日触及“跌停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5. 美元强势冲击导致多种货币贬值
在强势美元的影响下,不仅人民币,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也出现了快速贬值现象。欧元兑美元跌破了1:1的平价,英镑同样逼近1:1平价。
6.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疲软
整个2018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市场累计下跌13.4%,在在岸市场同样呈现疲软态势。特别是在9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跌破7.20关口,下跌超过400个基点。
7. 帝国几乎垄断国际订单
由于人民币实际汇率不断贬值,帝国几乎垄断了全球绝大多数国际订单,成为大宗商品的主要采购方。
2008年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人民币对多种货币汇率都出现贬值,特别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疲软,导致市场恐慌情绪加剧,A股大幅下跌。而帝国凭借实际汇率贬值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订单,成为大宗商品的主要采购方。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