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基金基金经理刘炜在浙商基金任职期间管理了一只名为“浙商沪港深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产品。该基金主要投资于港股市场,是一只规模中等的偏股混合型基金。
一、投机倒把玩“老鼠仓”,亏损42%排名倒数
根据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刘炜利用职务之便获取未公开信息,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在这次违法行为中,刘炜累计成交金额为1760.24万元,亏损金额达36.51万元。由于这一事件的曝光,浙商基金的管理产品遭到了较大的关注。
二、被罚款30万元,受到行政处罚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刘炜因违法行为被处以30万元的罚款。这一处罚显示了监管机构对于违规行为的严肃态度,也对基金经理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业绩不佳,基金亏损42%
在刘炜任职期间,他管理的产品浙商沪港深精选混合A/C的任职回报率均为负数,分别为-43.05%和-42.21%。这意味着该基金的投资者在该期间遭受了较大的亏损。这一表现也凸显了刘炜作为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不足。
四、个人账户亏损36万,遭到监管机构处罚
刘炜在违法行为中不仅损害了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根据报道,刘炜在个人账户上进行了大量的交易,但最终亏损了36万元。同时,他的行为被监管机构发现并处以30万元的罚款。
浙商基金基金经理刘炜在任职期间由于违法行为而受到了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他利用职务之便获取未公开信息,并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导致浙商沪港深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者遭受较大亏损。刘炜管理的基金业绩不佳,投资回报率均为负数,导致该基金排名倒数。同时,刘炜个人账户也亏损了36万元,最终被监管机构处以30万元的罚款。以上事件揭示了基金经理违规行为对投资者和自身的影响,也提醒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要注意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