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交易市场于7月16日(星期五),也就是今天正式开始交易。下面我将从碳交易的定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任务、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启动时间、交易时间、纳入行业以及碳交易市场的地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碳交易是什么意思?
碳交易市场,就是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通俗来讲,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商品进行买卖,达到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减少排放的目的。
2.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这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启动奠定了基础。
3. 全国统一碳市场有望今年7月正式启动
按照时间表,全国统一碳市场有望在今年7月正式启动。在2013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已经开展了碳交易试点,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4. 交易时间
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时间除法定节假日及交易所规定的非交易日外,每个交易日通常为一天,时间区间为早上9点至下午4点。
5. 各行业的纳入情况
目前,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共计2225家,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先行军。未来,还将陆续纳入其他行业,如钢铁、水泥、化工等大气污染行业,以及交通、建筑、农业等其他产业。
6. 碳交易市场的地点
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中心设在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湖北武汉。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具备较成熟的金融市场和交易机制,有利于碳交易的流程和交易效率。湖北武汉作为碳配额登记系统的设立地,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技术基础。
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各行业提供了一个经济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和设备,减少碳排放。同时,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也为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持。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市场之一,全国碳交易市场将成为引领碳减排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