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今年日元对美元贬值约12%,自2022年以来贬值了28.93%。上周五,由于日本央行依然按兵不动,美元对日元汇率上涨0.5%,尾盘收于148.30,为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1. 日美利率差扩大:导致资金流向美元
随着日美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会议结束,本周日元贬值压力可能会加大。由于美国利率走高,日美利率差扩大到了1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资金容易流向美元。在汇率逼近1美元兑150日元大关的情况下,市场上的交易者也更容易寻找更高回报的机会。
2. 全球汇率贬值现象:日元不是唯一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全球范围内不仅仅只有日元这一种货币的汇率降低。在美联储加息以后,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现象。对于日元来说,由于日本已经实施了宽松性货币政策,并且经济复苏进程相对缓慢,导致其贬值幅度更大。
3. 日本央行宽松性政策:对继续贬值的日元保持宽松立场
日本央行不仅可能会对持续贬值的日元不作干预,而且还会持续其宽松性政策。这种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复苏和通胀增长,而日元的贬值可以增加出口竞争力并刺激出口。因此,日本央行可能继续采取措施来保持日元的贬值走势。
4. 国际疫情影响:日本经济压力加大
在疫情之后各大经济体的生死角逐中,可以看出日本经济面临更大的压力。尽管对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来说,货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但是经济内部的困难和国内需求低迷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5. 不愿看到的长期贬值情况
长期的日元贬值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并非利好。一个国家的货币持续贬值会给政府带来经济压力,同时也会使民众的生活变得艰难。因此,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日元进一步贬值,但当前情况下看,这并不是容易实现的目标。
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日元仍面临贬值的压力。日美利率差扩大、全球汇率贬值现象、日本央行宽松性政策以及国际疫情的影响都是导致日元贬值的关键因素。虽然日本政府可能不希望看到长期贬值的情况,但目前来看,日元仍然存在贬值的概率。在预测未来走势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货币政策、经济数据和全球市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