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股份被ST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年报问题,二是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根据2020年业绩报告,起步股份的营收总额同比下降了49.23%,而归母净利润更是下降了295倍。此外,公司还涉嫌违反信息披露规定,导致股价下跌至新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起步股份被ST并非意味着对个人股东的权益侵犯,如果没有证据支持,股东将无法起诉。
1. 年报问题
起步股份在2020年的年报中出现了严重的非标准情况。数据显示,营收总额出现了大幅下降,而归母净利润甚至出现了几百倍的下降。这表明起步股份在财务报表的披露中存在问题,可能涉嫌虚构业绩或其他违规行为。
2. 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
除了年报问题之外,起步股份还涉嫌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公司可能存在与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往来,导致资金被占用,或者为关联方提供违规的担保。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3. 信息披露违反相关法规
根据一些法律专家的推测,起步股份被ST的原因可能还与其信息披露违反相关法规有关。如果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未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披露,就有可能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这也是导致股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4. 评级调降和离职人员增多
除了被ST之外,起步股份还面临其他问题。公司的信用评级被中诚信国际调降,评级展望也被调整为不稳定。而且,自ST起步之后,公司的职工离职率也有所增加。这些现象都给起步股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5. 涉嫌财务造假
起步股份被认定为涉嫌财务造假,主要是因为其债券发行人通过虚构采购、销售业务等方式,虚增了营收和利润。这一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起步股份被ST主要是因为年报问题和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同时,公司还涉嫌信息披露违反相关法规,信用评级调降和离职人员增多等问题也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起步股份被市场追加了ST标签。对于个人股东而言,如果没有证据支持,将无法对其权益进行起诉。对于公司而言,解决这些问题,恢复市场信心,是重要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