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新材料是指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者是经过新技术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它可以通过采用新概念、新技术和新合成或制备方法来创造。
新材料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异性能:新材料具有出色的物理、化学、机械等性能,可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2. 特殊功能:新材料可以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和制备方法来实现特定功能,如导电、光学、磁性、防水等功能。
3. 高技术含量:新材料的研发和制备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4. 应用广泛:新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如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医药等。
二、新材料产业的涵盖范围
1. 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构成了新材料产业的基础。
2. 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的研发需要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支持,因此技术和装备制造也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传统材料的性能提升和功能改进也属于新材料产业的范畴,这包括材料改性、材料表面处理等技术。
三、新材料产业的领域和应用
1. 电子信息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电容电阻材料等,用于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领域。
2. 新能源材料:包括光伏材料、储能材料、燃料电池材料等,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等领域。
3.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应用于材料改性、传感器、生物医学等领域。
4. 先进复合材料: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韧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5. 先进陶瓷材料:具有高温、高硬度、耐磨、绝缘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6. 生态环境材料:包括环保材料、废弃物利用材料、资源高效利用材料等,用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
7. 医药材料:包括生物材料、药物传递材料、医用器械等,用于医疗健康领域。
四、《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的总体考虑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是为了落实《中国制造2025》而编制的重要文件,是指导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南。
其总体考虑包括:
1. 优先发展战略性新材料:如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等,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2.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加强新材料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促进新材料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高新材料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3. 强化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大对新材料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研发人才,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
4. 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制定全面的新材料产业规划,加大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保障。
新材料产业是以新材料及其相关技术和装备为核心的产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应用,对于推动材料工业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的出台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