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周转次数为什么用营业成本

2024-01-29 11:38:48 59 0

存货周转次数是衡量企业存货流动性的指标之一。存货周转次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选择,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以营业成本为基础进行计算。

1.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是一种衡量企业存货流动性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之间的关系。

公式一:存货周转次数 = 营业成本 / 存货平均余额

这个指标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它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企业存货周转的速度和效率。由于使用的是营业成本,这个指标更多地关注企业存货的实际流通情况,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流动性。

2. 存货周转次数与营业收入的关系

有人可能会疑问,为什么不使用营业收入来计算存货周转次数呢?实际上,使用营业收入计算存货周转次数会导致评估的结果失真。

营业收入包含了营业成本以外的因素,如营业利润等。如果使用营业收入来计算存货周转次数,就会导致存货周转率的计算结果不准确,无法准确衡量企业的存货运作情况。

存货周转次数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而不是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在存货管理的评估中,使用营业成本作为计算指标更为合适。

可以这样理解,使用营业成本来计算存货周转次数,更能够了解企业存货的采购、销售等库存变动情况,是一种更为有效和准确的方法。

3. 应收账款周转率与计提

除了存货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也是企业流动性分析中常用的指标之一。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应收账款的收回能力。以营业收入为基础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同样需要注意使用的计算基础。一般情况下,应该使用营业收入来计算该指标,而不是使用营业成本。

因为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收回能力,而不涉及存货管理的业绩评估。所以,使用营业收入作为计算基础更符合实际情况。

存货周转次数在衡量企业存货流动性时,常常选择使用营业成本来计算。这样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企业存货的运作情况,评估存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