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A股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事件,包括企业进出不畅、投资功能薄弱、缺乏做空和制约的力量、政策目标转移、中小市值股票估值偏高和监管短期行为。与此央行多次降准、降息,市场融资成本下降。
1. 央行降准降息
2015年,央行降准和降息多次,使整个市场的融资成本下降。截至10月24日,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1.5%。
2. A股市场暴跌
2015年6月起,A股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暴跌,给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5月28日,上证指数暴跌6.5%,收于4600点以下。造成暴跌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政策调整、市场情绪波动,以及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3. 股指期货做空
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加了A股市场暴涨和暴跌的可能性,成为做空力量的工具。在2015年上半年,超过122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减持,套现金额高达460亿元。
4. 融资余额迅速增长
2015年,A股市场的融资余额迅速增长。从2014年7月的4000亿元左右,到2015年3至6月,融资余额已经达到了2万亿元以上。
5. A股市场的疯狂现象
2014-2015年期间,中国A股市场出现了“疯牛-过热-恐慌-暴跌”的历史循环。这种疯狂现象是中国股市的特点之一。
6. 全民恐慌
在A股市场暴跌时,投资者普遍陷入恐慌,导致出现补保证金或强行平仓的情况。这种全民恐慌加剧了市场的动荡。
7. 股票期权交易试点
2015年,证监会发布了《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并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展股票期权交易试点。这为市场提供了新的交易方式和工具。
8. A股市场的大劫
2015年,A股市场经历了从“疯牛”到“闪电熊”的大劫。这个过程对参与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很多投资者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截至今年6月12日收盘,A股市场总市值达到78.38万亿元。
9. 政府对股市的干预
2015年,政府深度参与股市,为了挽救股市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大举投入股市、提供巨额流动性以及动用司法力量和行政力量。这些干预措施并没有改变市场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