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基金能存活多久
根据基金契约规定的保本周期而定,一般是三年较为常见。同一支基金是能长期持有,长期持有,对基金投资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投资者为了获取基金净值的价差收益,频繁地买入卖出,会大大增加投资风险。
1. 基金投资持续时间的因素
1.1 基金契约规定:根据基金契约规定,一支基金的保本周期一般是三年较为常见,但不同基金可能有不同的契约规定。
1.2 基金继续存在:一支基金最多持续几年是不一定的,一般只要基金不清盘就会一直持续。国内目前最早成立的基金可以追溯到2001年,差不多20个年头了。
1.3 基金管理人的存活率:和基金的情况类似,基金管理人的存活率也会影响基金的持续时间。根据统计数据,基金管理人的存活率通常高于基金本身的存活率。
2. 基金持续时间的风险
2.1 投资风险:基金的价值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可能出现波动,投资者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长期持有基金可以分散风险,但如果投资者频繁地买卖基金,则可能增加风险。
2.2 基金管理风险: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和经验对基金的表现有很大影响。在短时间内,一个经理的业绩记录可能受益于运气和技能,但长期表现更能反映其能力。
2.3 市场风险:市场环境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也会对基金的持续时间产生影响。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基金的表现可能会有差异。
3. 基金的存活率统计
基金的存活率是指基金从成立到现在的存续时间比例。根据统计数据,公募基金的存活率接近100%,最低也不低于99.9%。
在不同年份的统计中,基金管理人的存活率会有所变化。统计显示,2021年的基金管理人存活率远高于其他年份,平均存活率为85.2%。
需要注意的是,基金存活率的统计数据是综合考虑了多个因素得出的,包括基金的业绩、管理人的能力、市场环境等。
4. 小结
一只基金能存活的时间是根据基金契约规定的保本周期而定的,一般是三年较为常见。除了基金契约规定,基金管理人的存活率、基金的存续情况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基金的持续时间。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需要考虑基金的风险和长期表现,以及市场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