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交易所期权不同,场外期权是在交易对手之间进行的,而不是在交易所上进行的。这种交易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到场外期权的交易当中,主要有资管通道和私募基金通道两种模式。然而,场外期权也存在一些与期货交易不同的特点和风险。
1. 场外个股期权交易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是直接由买方和卖方协商交易的,不受交易所监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判断力,自由选择交易对手、合约属性和交易方式,以满足其个性化的投资需要。这种自由度使场外期权交易更具吸引力,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2. 场外期权交易渠道多样化
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到场外期权的交易当中。资管通道是一种常见的渠道,投资者可以通过委托资产管理人进行场外期权交易。私募基金通道也是一种常见的渠道,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私募基金产品来参与场外期权交易。这些多样化的渠道提供了更多参与场外期权交易的选择,增加了市场的活跃度。
3. 资管新规对场外期权的影响
2018年资管新规频频出台,限制了新增资管计划对接场外期权交易的可行性。各券商以及私募机构受到限制,导致资管通道参与场外期权交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私募基金通道仍然是一种可以继续参与场外期权交易的方式,且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4. 场外期权规模的变化
期权交易主要以场外为主,早期场外期权规模曾是场内期权的2.5倍以上,1998年至2016年场外期权占比平均为63%,始终高于场内期权。然而,场外期权规模在2001年起逐渐下降,至今仍围绕1.5倍于场内期权。这种规模变化可能与各类因素有关,包括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监管政策的调整。
5. 期权和期货的权利和义务不同
期权和期货都是标准化合约,但它们之间有几个重要的区别。首先,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同。期权是单向合约,买方有以合约规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而卖方则被动履行义务。而期货合约则要求买卖双方承担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他们都承担着同时亏损和盈利的可能性。
6. 期权和期货在投资策略上的差异
期权和期货在投资策略上也有所不同。期权的特点使得它更适合用于投机和对冲,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或者卖出期权来获得杠杆效应和保护资产的功能。而期货合约更适合用于避险和套利,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期货合约来锁定或者套利不同市场间的价格差异。
场外期权和期货在交易方式、渠道多样化、资管新规影响、规模变化、权利和义务、投资策略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品种和方式,学会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策略进行投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收益和降低风险。